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据央视新闻消息,2月8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其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结合近期各地一些备受关注的感染病例,气溶胶传播这一途径引发广泛关注。
2月2日,内蒙古卫健委通报的一起新增确诊病例无本市外出史,未接触过发热病人,未到过农贸市场,无野生动物接触史,仅居住在另一确诊病例楼上。
2月5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通报一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信息时指出,该患者在发病前14天内无疫区居住及旅行史,未有野生动物接触史,与该区之前确诊患者不相识。但是在菜场买菜时曾与某确诊患者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约15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二人均未戴口罩。
此外,在5日杭州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中,一市民先前无疫区居住和旅行史,1月22日在医馆取药时与一位已确诊患者在吧台有过约50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随后发病确诊。
以上病例令人担忧,除了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是否还存在气溶胶传播这类半径更大的病毒传播途径?
为此,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对有关气溶胶传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整理: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例如空气中的小液滴,而颗粒的大小,决定了“气溶胶”的物理传播性质:
1、对于5微米以下的颗粒,很容易穿透呼吸道,一直到达肺泡腔;
2、对于10微米以下的颗粒,很容易到达声门下方;
3、如果颗粒大于20微米,因为重力的影响,传播不太远,就不太容易被吸入。
按照气溶胶的大小,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把10微米以下的颗粒定义为“可被动吸入颗粒”(respirable),把10微米~100微米之间的定义为“可主动吸入颗粒”(inspirable)。
气溶胶的大小决定了传播的远近,颗粒越大,传播的距离相对较近,即便被主动吸入,也是沉积在上呼吸道中;颗粒越小,颗粒就飘得越远,也容易穿透进入下呼吸道。此外,大的气溶胶在飞行的时候,表面的液体会挥发,形成颗粒较小的“液滴核”,也会增加一些传播距离。
“气溶胶”怎么产生的呢?
最常见的是咳嗽、打喷嚏的时候,所产生的飞沫就是气溶胶的来源。如果飞沫里有细菌、病毒,即便是沉淀在环境中,如果被人触摸之后,也会有二次传递,感染更远处的人。
气溶胶传播的典型案例
2003年3月,一位SARS患者在香港淘大花园E座16楼,因拉肚子使用过厕所。结果其粪便在污水管道中作自由落体运动,被空气不断切割碎化,大量SARS病毒与空气混合形成高浓度病毒的气溶胶,充斥着整条上百米高的污水管道。
大楼许多住户家的地漏出水端U型管无水,没起到防废气倒灌的作用,于是污水管中的气溶胶不分楼层高低通过地漏登堂入室。
同时,该污水管道在8楼有一处裂缝,污水漏出,污水滴飘落亦与空气混合成气溶胶,在天井中四处飘逸,致使同栋楼大量的住户几乎同时被感染。
含病毒的气溶胶还在小区地下污水管网中流动,窜至小区内其它楼宇,导致整个小区15栋楼都有病例,总共321人感染,染病致死42人。
新冠肺炎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意味着什么?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这样描述的“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对此解释是:“本条更新内容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在进行如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应注意采取空气隔离措施,如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
据经济观察网,一位免疫学教授表示:“气溶胶与飞沫一样,也是通过空气传播,但气溶胶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停留一段时间,所以在一些场所,例如封闭的电梯里,即使没有见到患者,如果有气溶胶,此时摘口罩也可能感染。气溶胶还可以沾染衣物和暴露的皮肤,回家后如果不及时清理,也有感染的风险。”
该教授建议,在高危场所,比如电梯里,即使没人的时候也要注意防护,不要摘口罩;同时要注意外出衣物的清洁,同时与家居衣物分开放置。“气溶胶的传播大部分都是在封闭的房间当中,比如说实验室、医院诊室。释放到大气当中,气溶胶的传播能力会比较低。所以我们主张在冬天开窗通风也是为了减少气溶胶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胡晟认为:“不用过分解读气溶胶传播,这很正常,不要被大气两个字误解,准确来说就是在空气中特定的距离传播,本来这个病就通过飞沫传播,气溶胶不是老百姓常见的,在医院里多见,所以不是主要传播方式”。
因此,如果一个疾病已知是通过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播,那常规的防护措施就可以避免“气溶胶”传染,一般民众对此不必过于担心。